伊桑阿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墓地坐西朝東,面積約7500平方米。原有三合土寶頂三座,毀于70年代初。墓前有華表、石獅、螭首龜趺碑、牌坊等,是我國保存相對完好,且規(guī)模較大的清代大臣墓之一。
伊桑阿,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清初大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伊桑阿墓,位于房山區(qū)韓村河鎮(zhèn)皇后臺村。伊桑阿墓石刻于2001年7月12日,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伊桑阿墓石刻眾多,在石牌樓的前面有華表1對、螭首龜趺碑一座、石獅1對。最前面的1對華表都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底部須彌座呈八角形,須彌座的上、下枋和束腰部位,雕刻著仰覆蓮花和云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頂蹲坐望天吼,昂首翹尾,雄壯威嚴。
華表后面是石碑一座,即伊桑阿墓碑,螭首龜趺,通高4.8米,寬1.2米。額心篆書“御制”二字。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
石牌樓采用漢白玉石料,五門六柱,面闊21米。方形通天柱上浮雕層層云朵。牌樓單排多柱,建造精致,斗拱上承正樓、邊樓。牌樓枋額上 書-:崇祀賢良,匾額上 書-:大學士伊文端公之墓。其牌樓特點不光是造型氣派,布局也很別致。與其它牌樓不同的是:一般的牌樓都是四柱三門,它卻有六柱三門兩影壁。
在石牌樓后還有一對華表。華表后邊又有螭首龜趺石碑二座分立兩邊,應該是伊桑阿兩位夫人墓的。伊桑阿第一位夫人查不到資料,第二位夫人是清康熙朝大臣索額圖之女,女詩人烏云珠(又名蕊仙),著有《絢春堂吟草》。封一品夫人。
信息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延伸閱讀: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