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座落于當年新四軍浴血奮戰(zhàn)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巔之上。由鎮(zhèn)江市全體黨員交納--,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紀念碑寬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碑后刻有114字紀念碑文。紀念碑須彌座高3.13米,寓指鎮(zhèn)江市全體黨員31.3萬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軍一、二支隊來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級16米臺階,每組50級,寓指抗戰(zhàn)勝利50周年;6組臺階寓指6月,最后17級寓指17日,即指韋崗戰(zhàn)斗勝利紀念日(1938年6月17日)。碑名“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碑前下方正中廣場上為陳毅、粟裕雕塑。
紀念碑寬6米,高36米,須彌高3.13米,寓意該碑由句容市31.3萬共產(chǎn)黨員捐資所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軍第一,二兩個支隊來自南方八省健兒,碑前有317級寬16米臺階,每組50級,寓意抗戰(zhàn)勝利50周年;6組寓意6月,最后17級是17日,寓意6月17日是新四軍韋崗處女戰(zhàn)勝利的日子。空心碑體用鋼筋混凝土澆筑,碑陰刻有紀念碑文:一九三八年五月,奉中共中央之命,新四軍東進蘇南敵后,建立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jù)地。在陳毅、張鼎丞、譚震林、粟裕等領導下,五萬兄弟踴躍參軍,浴血戰(zhàn)斗五千余次,斃傷俘敵四萬多名,七千將士壯烈捐軀,其勛勞業(yè)績,彪炳史冊。值抗戰(zhàn)勝利五十周年之際,特立此碑,永志不忘。落款為中共鎮(zhèn)江市委員會,鎮(zhèn)江市人民政府敬立。
1995年9月,紀念碑前兩側又各建六角碑亭一座,在碑后還另立有光榮榜一塊,記載建碑捐款單位和95位抗日老同志的名單。
1997年冬,發(fā)現(xiàn)“紀念碑前放鞭炮,紀念碑下聽軍號”的奇觀,參觀瞻仰的人更是絡繹不絕,根據(jù)這個物理現(xiàn)象,當?shù)氐娜藗兙幵炝艘粋€關于一名新四軍小號手的故事,認為這是新四軍小號手顯靈,看見革命勝利了,吹起軍號歡慶勝利;為了紀念這位小號手,后來又建了一座小號手的雕像。
紀念碑目前不僅是茅山紅色革命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已成為茅山人文景觀中必不可少的游覽內容。1997年春,附近居民偶然發(fā)現(xiàn)每當在紀念碑下燃放鞭炮時,碑前上空就會傳出“嘀嘀達”的軍號聲這一奇特現(xiàn)象后,來這里的游人就更多了。此景點現(xiàn)被譽為"世界一絕"。對于這種奇特現(xiàn)象,風景區(qū)有關領導請了很多專家來研究此種現(xiàn)象,一種解釋是說與紀念碑前317級臺階有關;另一種解釋說是與紀念碑所在望母山結構有關;還有一種解釋說是因地磁場作用,--一響,就會再現(xiàn)當年的軍號聲,但都沒有確鑿的證據(jù)。如今,此景點已被評為江蘇省精品旅游景點。游客除瞻仰紀念碑雄姿、緬懷先烈以外,“放鞭炮,聽軍號”也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旅游參與內容。
2011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